第114章涌起新局(第1/3页)

作品:《行走大宋

齐寿看了看案几上的武器,不由得上前搭话道:“禀官家,这钢弩使用起来极为方便,现在皇城司的兄弟们都争相着要用这钢弩执行任务。”</p>

官家看着案几上摆放的钢弩和滑轮弓苦笑了一下说道:“这般灵巧的机关武器,居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所建设。”</p>

“这韩清有一副玲珑心肝,虽说未按官家的指点去读书求学,不过这等机巧之物出现在我大宋,助我大宋巩固铁桶江山,算是大宋的福音。恭喜官家贺喜官家!”刘承珪阿谀奉承的话赶忙奉上。</p>

“这竹筒是装箭簇所用吗?”官家看到旁边还摆着一个竹筒,拿起来掂了掂觉得挺沉便问道。</p>

“禀官家,这也是那韩清弄出的极为霸道的武器。”</p>

赵恒听到这话就不明所以的翻看,然后疑惑的看着起手中的竹筒说道:“难不成也是什么机巧之物?”</p>

齐寿就把无忧洞中两个帮派的受伤惨状讲了出来,官家听了之后愣了半响说道:“太祖曾经在攻灭南唐之时用过火炮,据说收效甚广。但是炮药的配方十分的复杂!”</p>

“禀官家,这次韩清落入皇城司之手,我等让他交出了炮药的配方,其实极为简单。经过试验之后确实无误。案上所呈就是从韩清手中获得。”</p>

“你们可是为难他了吗?”官家略想到那个灵动的少年被抓住的样子,禁不住笑了起来。</p>

“这小子极为圆滑,而且不知从什么地方居然窥得我们是皇城司之人,陶生羽校尉关了这小子几天,倒也是没有为难他。”</p>

“宣两位王相公和马相公觐见!”官家看着那竹筒说道。</p>

当看到一个四周封起来的木板小屋被炸得四分五裂的时候,王旦和马知节以及官家都纷纷上前看爆炸的效果,木板的其中两侧被炸得中间断裂,周围一片乌黑。</p>

马知节捡起一片木板,看到上面嵌着的石子和铁渣等,不由得点点头说道:“我记得在咸平三年有人献过火球、火蒺藜等物,咸平五年也有人献过火箭等火器,但是军中一直未曾广泛用之。”</p>

马知节,字子元。进官宣徽北院使,兼枢密副使。</p>

旁边一个颈上有肉瘤的男子说道:“此等火器如果用在军方,攻城略地确实有奇效,只是不知建设起来所耗银钱多少。”</p>

“定国想必是知道太祖当初攻灭南唐时亦使用过类似的火器,所以才有此发问吧?”官家说道。</p>

“是!当初太祖遣人建设这火器,因为程序极为复杂,所耗银钱甚多,故不再多用。”</p>

回话的男子便是脖颈上有肉瘤的王钦若,字定国,官拜枢密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宰相),兼修《册府元龟》。</p>

“老臣曾听闻在开宝三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,可是与这火器有共同造法?那火箭所耗银钱以及工匠甚多,并时有伤人之事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