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7章啼红密诉(第2/3页)
作品:《行走大宋》“没什么,只是觉得太过于神奇!”</p>
“听说那铜人被苻坚一直藏匿起来,后来被沉入道黄河之中。”她叹息一声说道:“不过据说有人在宋辽边境一带发现过,倘若有人能够找到那铜人,恐怕世上又要掀起一轮腥风血雨。”</p>
“原来有这么神秘的传说,受教了!”他冲着她拱了拱手。</p>
慕容书卉又给他讲了慕容永家族的各种事,他的好奇心已经没那么强了,只是哼哼哈哈的应付着。</p>
晚上在驿馆就寝时候,他还仔细思考着慕容书卉所讲的这些事。明教、道教和佛教的人都找铜人,难道都是为了皇陵里的宝藏以及驱动神兵的法术?照这么理解那就是离造反不远了吧?问题是别人不知道,他可是知道,这秦始皇的陵千年之后都没挖掘,至于那神兵天将,就是兵马俑,全都是陶俑而已。</p>
过了些日子,他还在京兆府瞎晃荡,府州来信,折惟玥已经安全到达。“这女人怀着孩子还千里迢迢奔波,真是个折腾娘子!”他嘴上虽然这么抱怨,但是心里一块儿石头也是落了地。算了算日子,他在京兆府这边一晃快三个月了,那群江湖豪客很是不解,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沉得住气。</p>
他倒是愿意在京兆府一直耗着,毕竟石州岚州一带没这里繁华。虽然一直不上去上任,不过他心里倒是不着急。丁谓当初和李迪在朝堂上掐架被贬,这老丁就是一直不去上任,在京城里憋着放大招儿。前有老丁等人做榜样,我着什么急?</p>
现在的韩清在京兆府才子佳人当众已经有了点名声。倒不是因为那对联而出名,倘若因为对出个对联而名声大噪,恐怕大宋名人多了去了。他之所以出名,还是因为那张其古,三天两头在文人墨客中间诋毁这个没有子的方舟,对个对联居然冒出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,什么油烟机和烟熏腊肉都能生生怼上来,纯属是欺世盗名。</p>
韩清听说了自己的传言也没生气,只是闻之一笑。文人相轻,哪里都是这个路数。他想起自己上一世,有个著名武侠小说家叫古龙,一直在报纸上连载自己的武侠小说,引得无数读者拜读。但是小说里面人物众多,剧情很长,古龙的好友林清玄就劝他尽快把小说终结,古龙不愿意。后来古龙要出差离开台湾一段日子,就委托林清玄续写。林清玄接到这个任务之后表面不露声色,但是心中大喜,他将小说中少林寺武当山以及各个门派一百多号人写到了一座山上,点燃**全都炸个死光光。等古龙回到台湾看到这个剧情,也没说什么,三言两语结束了这本小说。后来,古龙又起了一本小说连载,小说里有个烧杀掳掠**偷盗十恶不赦的道人,道号叫清玄,被小说中主人公抓住割掉首级悬挂城门十天。</p>
所以说文人发怒,能够通过各种谩骂或者文字言语将心中的愤恨发泄出去。韩清倒是觉得无所谓,反正用的是方舟的名字,骂成**那也是方舟。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 </div>
胡明达和许兴二人希望他将那钱庄扩大,另外在京兆府建立影剧院,能给行首们以及瓦子里的艺人们有个施展才华的地方。慕容书卉现在对于在京兆府建影剧院十分感兴趣,她一心想让韩清尽快组建起来。</p>
“筹建影剧院倒是可行,不过话本还没那么多,你说的慕容家族之事,也只是我听过,还没写出来呢,更是还没排练呢。”他以为慕容书卉盼着他赶紧把慕容家族的是搬上舞台。</p>
“慕容家族故事没话本倒是不着急,可以把京师那些上演过的戏拿到这里啊。”慕容书卉说到这里眼珠一转,看着他说道:“即使没有话本也可以,你这些天哼唱的小区就可以,那曲调很是有意思。”</p>
她说的曲调,就是韩清最近没事干哼唱的《探清水河》。这是韩清在上一世时候听到的三俗小曲,流行于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村的叙事歌。</p>
在清末民初的时候,火器营是制造枪炮的地方,周边是满族的聚居区,在这里住着宋老三一家,靠种大烟、开烟馆为生。老两口子膝下无儿,生一女起了个乳名叫大莲。大莲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,真可谓是亭亭玉立,说媒的人踢破了门槛,但是宋老三两口子整天吃喝玩乐,不关心女儿的婚姻大事,后来遇到本村青年农民佟小六,他们两个就偷偷地相爱了。有一次小六来到大莲家,他俩在偷偷地幽会当中被父母发现了,这一下可惹了大祸了,这是辱没祖宗、败坏门庭。大莲的父亲就用皮鞭子把大莲打得皮开肉绽,给她一把菜刀、一根绳子、一把剪子叫她自裁,最后大莲被逼无奈,一狠心就跳了门口的清水河(清水河就是从颐和园出来的长河)。小六听说大莲已经跳河死了,他带着烧纸来到清水河,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,来祭奠他的大莲妹妹,祭奠完了以后可怜的小六也跳了河,这个故事是一个双方殉情的故事。故事里的双方父母本名为松老三,并非宋老三。为纪念这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,后来有人编成了小曲去到处传唱,《探清水河》从此就在北京广泛地流传开来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