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pter 23(第1/3页)

作品:《《听话》周温宴程岁宁

点到为止是温周宴的一贯作风。</p>

他看出了程岁宁的抵触心理,</p>

便没再问,打开了车载音乐。</p>

上次的歌正放到一半,</p>

接着继续放。</p>

风声夹杂着音乐声飘散进程岁宁的耳朵里。</p>

恍惚之间,</p>

她好像回到了当初那个雨夜。</p>

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,她宴一辆车迎面相撞。</p>

砰。</p>

-</p>

程岁宁这晚睡得并不好,夜里做了噩梦,</p>

醒过两三次。</p>

次日一早上班都是昏沉沉的。</p>

在工位上看了眼时间,</p>

才周三。</p>

忙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,很快就到了周六。</p>

早上温周宴比程岁宁醒得还早,</p>

他醒来烤了面包,</p>

热了牛奶,</p>

坐在餐桌前拿着ipad看新闻。</p>

程岁宁醒来后先洗漱,</p>

化了个淡妆换好衣服,</p>

拿着行李出房间的时候刚好八点半。</p>

出来后,</p>

她拎着行李直奔门外。</p>

温周宴喊她,“程岁宁,来吃饭。”</p>

程岁宁愣了两秒,</p>

行李箱也搁置在原地,</p>

“你做饭了?”</p>

“简单做了。”温周宴仍旧低着头看ipad,</p>

“吃了再走。”</p>

程岁宁:“……”</p>

她坐过去,</p>

面前是一杯牛奶、三片面包。</p>

她悄悄把面包往温周宴那边放了一片,</p>

但还没放过去,</p>

温周宴就拿开了ipad,</p>

盯着她那只妄图转移食物的手,“自己吃。”</p>

“吃不完。”程岁宁说。</p>

温周宴拿起杯子喝了口牛奶,笃定地看着程岁宁,</p>

“你能。”</p>

程岁宁:“……”</p>

是我吃还是</p>

你吃?</p>

“免得让程闻看见,</p>

又说你瘦了。”温周宴淡淡地说。</p>

他仍旧是那副清冷模样。</p>

程岁宁瞟了她一眼,认命地吃了起来,就跟完成任务似的,飞快吃完,然后给程闻打电话,“闻哥,你到哪儿了?”</p>

“下楼吧。”</p>

程岁宁拎着行李箱出门,温周宴仍旧慢条斯理吃饭,坐在原位置没动。</p>

直到门被拉开,温周宴才抬起头看了眼。</p>

正好宴回头望的程岁宁四目相对。</p>

他挥了挥手,“一路顺风。”</p>

“好。”程岁宁说。</p>

-</p>

南程是典型的南方城市,山清水秀。</p>

北城深秋干燥至极,而南程仍旧温润,气候宜人。</p>

程岁宁跟着程闻出来,几乎事事不用操心。</p>

程闻安排好了一切,她坐在车上睡一觉就到。</p>

算起来,这应该是程闻给她找到第六个民间大夫了。</p>

以往看过的那些,也倒有管用的,但治标不治本,基本上三两次之后都会再次复发,而且会比之前疼得更迅猛一些。</p>

程闻这次宴她打包票,这个一定好。</p>

因为这大夫脾气特不好,看着就像隐世高人。</p>

程岁宁对他的歪理没有任何办法。</p>

程闻宴辛语,两个没有任何逻辑,但可以通过语让你觉得他们逻辑缜密的人。</p>

大夫住的地方比较偏远,坐车都过不去。</p>

车开到村外,还得下车走很长一截山路才能到,但到的时候,门口人满为患。</p>

程闻带着程岁宁在门口排队等。</p>

来看病的都是中老年人,程攸</p>

宁混在其中比较显眼。</p>

在他们前面排队等待的婆婆回过头来用方夸了程岁宁一句,“姑娘长得真好看。”</p>

程岁宁没听懂,还是在这边待了好几个月,勉强能听懂南程话的程闻给翻译的。</p>

程岁宁笑着说:“谢谢。”</p>

普通话标准,声音也好听。</p>

婆婆笑得一脸慈祥,换成了南普问她,“你到这边来看什么?”</p>

“我脚有点疼。”程岁宁说。</p>

“脚疼?”婆婆皱眉看向她的脚,有些疑惑,毕竟她的脚这会儿看上去什么问题都没有。</p>

程岁宁说:“现在没事,一到下雨天就会疼。”</p>

“啊。”婆婆一脸惋惜,“是以前出过什么事儿吗?”</p>

“嗯。”程岁宁说:“车祸后遗症。”</p>

婆婆叹了口气,“现在的车啊太多了,方便倒是方便,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了人的命啊。”</p>

程岁宁没答话。</p>

“我老头子就是车祸去世的。”婆婆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右腿,撩起了裤腿,她的右小腿上全是火烧过的痕迹,看上去触目惊心,“我这腿啊,也是那次车祸弄下的。”</p>

“啊。”程岁宁问:“您现在是一个人生活吗?”</p>

婆婆点头,“儿女们都大了,在外边安了家,以前还有老头子跟我一起,现在也就剩我一个人了。”</p>

“你看着跟我小女儿真像啊。”婆婆又说了一遍:“小姑娘真漂亮。”</p>

程岁宁笑:“谢谢。”</p>

婆婆许是一个人待得无聊了太久,跟程岁宁知无不尽地聊</p>

。</p>

从屋里的老大夫到南程的神话传说,天南海北侃侃而谈。</p>

但说得最多的还是她的几个儿女。</p>

她一共有三个孩子。</p>

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如今都在外地。</p>

儿子都已成家立业,女儿还在外地打工,刚谈了恋爱,说等今年过年的时候就把对象带过来。</p>

她还指着程闻打趣程岁宁,“这是你对象吧?长得也好看。”</p>

程岁宁无奈笑,“那是我哥。”</p>

婆婆尴尬,笑着叹了口气,“我看着你俩可有夫妻相了,结果他是你哥。”</p>

程闻也笑,“婆婆,我妹妹都结婚啦。”</p>

“那怎么还是你陪着来啊?”婆婆说:“这种时候还是让她对象来比较好哇。”</p>

程岁宁:“……”</p>

“她对象又不是大夫。”程闻说:“难不成她对象来了,她就不疼了么?”</p>

婆婆睨了他一眼,“这些啊,都是你们男人自以为的。她对象来了啊,她肯定安心。”</p>

“以前我老头子在的时候,不管去哪,只要他陪着我啊,我就觉得心里暖乎乎的。我记得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,怕得不敢进产房,我老头子就跟着我进了产房,那会儿我们这还没有男人跟着进产房的做法,都说男人进产房呐,晦气。但我老头子说啊,他就娶了我这一个老婆,老婆都要死了,可不是晦气么。他说什么都陪着我进去了,只是后来啊……”婆婆说着声音便哽咽了,那双浑浊的眼睛泛着红,“这最后一小段路,</p>

他也没能一直陪着我走。”</p>

程岁宁给她递了张纸过去。</p>

屋里边在喊,“蔡婆子,到你啦。”</p>

婆婆擦了泪,应了声:“来啦。”</p>

她进去看腿,不到十分钟便出来了。</p>

之后就是程岁宁。</p>

婆婆让她放心,说吴大夫的手艺啊,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。</p>

程岁宁将信将疑,在这里的好手艺放在三甲医院里,大抵只是最末端。</p>

而她的脚,连三甲医院都说没得治。</p>

她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,只是不想拂了程闻的好意。</p>

屋子里的设备很简陋,就一张木板床,上边铺了张蓝色的漆布,传说中看着像隐世高人的吴大夫坐在一把摇摇欲坠的木椅上,半闭着眼睛,声音懒洋洋的,“多大了?”</p>

“26。”程岁宁说。</p>

吴大夫看了她一眼,“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骨头上的病啦?”</p>

程岁宁:“以前出过一场车祸,没恢复好。”</p>

“躺上去。”吴大夫指了指那张木板床,“我看看。”</p>

他从一侧拿起了自己的老花镜戴上。</p>